最近在刷到了很多关于背景音乐侵权的案例,尤其是在淘宝商品详情页上使用未经授权的背景音乐被告侵权的情况。其实,背景音乐侵权的后果,可能比你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背景音乐侵权是指在未获得版权方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的行为。常见的侵权场景包括在短视频、电商商品详情页、广告宣传片、直播等场景中,未经授权地使用他人音乐作品。
短视频平台: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传的短视频中使用了未经授权的流行歌曲。
商品详情页: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页中使用热门歌曲为视频配乐。
广告宣传片:在企业的产品宣传片中使用未授权的背景音乐。
直播:主播在直播中播放未授权的音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音乐作品的著作权归创作者或版权所有人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开传播这些音乐时,均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未经授权使用的行为即被视为侵权行为,将面临法律责任。
对于不以商业目的创作的个人视频,版权方通常不会追责。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侵权风险会大幅上升:
视频意外走红:如果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突然爆红,可能引起版权方的注意,版权方可能会要求下架视频,甚至提出赔偿。
使用的音乐为流行音乐:热门流行音乐的版权通常由唱片公司或专业版权机构管理,监控力度较大,侵权的追责风险也更高。
视频被平台下架:一旦被平台识别为侵权,视频将被平台强制下架,影响创作者的曝光和流量。
账号被封禁:平台可能会对多次侵权的账号进行封禁或限制流量。
赔偿责任:如果版权方提起诉讼,视频作者可能需要赔偿数千至数万元不等的金额。
相比个人创作,商业场景中的侵权风险更高,因为涉及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在商品详情页、广告宣传片中使用未经授权的音乐,侵权的后果更加严重。
电商平台: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页中,商家经常为商品展示视频配上流行音乐。未经授权的音乐使用属于商业侵权,这类行为的风险极高,容易被版权方发现并追责。
广告宣传:企业在广告宣传中使用流行歌曲作为配乐,而未获得授权,这种侵权的法律责任比个人创作更重。
高额赔偿金:赔偿金额通常根据广告收益、音乐使用时长等综合计算,赔偿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万元。
品牌形象受损:企业被指控侵权的消息一旦曝光,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中,平台会为用户提供可用的音乐,但这不等于跨平台授权。
平台内的版权限制:某些音乐在A平台可以免费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在B平台使用。
跨平台使用侵权风险:如果将抖音视频中的音乐带到B站、小红书等平台,可能会被判定为跨平台侵权。
无版权音乐平台:一些网站会提供免版权的背景音乐。
检查使用范围:确保无版权音乐的使用范围,某些平台的无版权音乐可能仅限于非商业用途。
直接向版权方购买授权:可向唱片公司、音乐版权代理公司(如酷狗、网易云)购买特定音乐的使用授权。
选择授权平台:Epidemic Sound、Artlist等平台提供可商用的背景音乐授权服务。
视频下架:平台会立即下架含有侵权音乐的视频。
平台账号处罚:多次侵权的账号可能被限流、封禁。
民事赔偿:如果被起诉,根据《著作权法》,侵权人需对版权所有人进行经济赔偿,赔偿金额通常高达数万元至数十万元。
主动和解:部分版权方接受和解,支付一定的和解金即可解决纠纷。
法律诉讼:如果和解失败,版权方可能通过诉讼要求赔偿。
背景音乐侵权的风险不仅仅是视频被下架那么简单,还可能面临高额赔偿。
要想避免侵权风险,建议使用无版权音乐,或通过购买正版音乐授权,确保自己的创作过程合法合规。对于商家和企业而言,避免商业用途中的侵权尤为重要,合理使用授权音乐能够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保护品牌的信誉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