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见过这张半颗爱心倒映在水面的图?这幅图叫做《伴心》,是由土豆人tudou_man用ai工具创作的。
9个月前,土豆人在发现有两家公司未经授权在公共场合搭建了类似的水面爱心装置,并将相关图片发布到多个平台后,果断采取了法律行动。根据网上公布的判决书,土豆人最终胜诉,两家公司被判需赔偿土豆人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合计1万元。
那么,关于这起AI图片版权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总结这起案件的几个关键问题,帮你全面了解这场诉讼的细节和意义。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伴心》这幅图是否能被认定为著作权作品? 毕竟,这是一幅使用AI工具生成的作品,而AI生成作品的版权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根据法院的判决,《伴心》是由土豆人通过Midjourney和Photoshop制作的。图中呈现了城市的背景、水面、建筑物、爱心以及爱心在水中的倒影,整体画面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显然具备了独创性。法院审理认为,《伴心》具有美术作品的性质,因此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整体的创作表达,而非单独的创意或元素。所以,《伴心》作为一幅整体画面受保护,但其中的单独元素,比如爱心装置的创意,并不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换句话说,保护的是整幅图的表达,而不是搭建爱心装置的创意本身。
那么,涉案的两家公司到底有没有构成侵权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涉及的侵权类型和赔偿细节则更加复杂。
首先,两家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伴心》图发布到多个平台,用于商业宣传。这些发布的图片和《伴心》的原图在可对比部分上高度一致,仅仅是对图像进行了裁剪、涂抹部分素材或者添加了一些文字。这些修改并未改变图片的整体风格和视觉效果,因此法院认定这些行为与原作构成了实质性相似。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发布在网络上,属于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此,法院判定两家公司构成了对土豆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在实际操作中搭建了一个类似的水面爱心装置,并用于商业活动。法院在审理时,认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具体的表达,而不是创意本身。由于搭建爱心装置这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创意的实现,并不涉及对原作品的复制,因此不构成复制权的侵权。
这个判决再次提醒我们,著作权保护的是具体的作品表达,而非抽象的创意或想法。因此,即便创意相似,但只要表达形式不同,著作权法的保护就不会延伸到创意的使用上。
关于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法院在考量了多方面的因素后,做出了如下裁定:
经济损失赔偿:由于土豆人使用Photoshop修改的主要是水中爱心倒影部分,而该部分的独创性相对较低,加上《伴心》这幅作品的知名度不高,法院最终判决侵权方需赔偿土豆人经济损失1000元。
合理维权费用:同时,法院也考虑到土豆人在维权过程中投入的合理费用,比如律师费、调查取证费等,因此酌情要求侵权方支付合理维权费用9000元。最终,两家公司需要支付的赔偿金额合计为10000元。
虽然从金额上看,这笔赔偿并不算高,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这一判决表明,即使是通过AI工具生成的作品,只要具备独创性,依然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同时,侵权方也需要为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AI生成的作品并非没有版权。只要创作者在使用AI工具的过程中加入了个人的独创性劳动,使得作品具备了独特的表达形式,那么该作品就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在《伴心》这个案例中,土豆人不仅使用了Midjourney生成了初始的图像,还通过Photoshop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创作,这些修改使得最终作品具备了独特性和创造性。
随着AI工具的广泛应用,AI生成的作品会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版权保护的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这起案件的判决为AI作品的版权保护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法律依据,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案例出现。
从版权保护的角度来看,创作者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通过手工创作,还是通过AI生成,只要作品具备了独创性,就可以申请版权保护。同时,创作者也要意识到,创意本身并不受著作权保护,只有将创意具象化为具体的表达,才能享有法律的保护。
《伴心》这起版权案是AI图片版权领域的第二起胜诉案例,它表明即使是AI生成的作品,只要具备独创性,就同样享有版权保护的权利。在这起案件中,土豆人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两家公司因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而需支付经济赔偿和维权费用。